创新科技,至臻品质——联盟互访之一:晶导微电子

2017-09-26 编辑:     

  “企业与高校应该从多层次、多角度进行合作,互相扶持,才能实现企业与人才的共同成长。”山东晶导微电子有限公司的董事长巩凡伟这样说。为了促进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等在战略层面的有效结合,8月11日,山东省科技厅集成电路技术创新联盟理事长、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党委书记王卿璞、山东省科技厅集成电路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副院长王永等人一行来到山东晶导微电子有限公司,与企业的巩凡伟董事长进行了交流研讨,对企业的生产环境进行了参观考察。

  C:Userssdu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ae7d68278db04eca7bd338c453a5bd.jpg

  山东晶导微电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主要生产全系列的表面贴装系列二极管,公司拥有先进的GPP芯片工艺生产线以及先进的SMD封装生产线,能为客户提供专业化、高效率、低成本的全系列二极管产品。目前,晶导已和三星、松下、飞利浦等知名企业合作,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绿色照明、开关电源、智能手机、家用电器、LED电源驱动、充电器、各类仪表等诸多领域。公司集半导体分立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以“稳健创新,多元高效”的发展战略立足于市场舞坛之上。

  在研讨会上,董事长巩凡伟说:“我们走的是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找准市场,猛打猛冲。” 基于20多年的微电子生产和销售经验,巩董事长对市场有敏锐的嗅觉,一旦找准机会,投入产能,通过大规模生产降低制造成本。与此同时,晶导以自己高效专业的二极管研发优势为客户提供各种定制规格,可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从而加快了企业的市场推进速度,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C:Userssdu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a35bc03ff45052df6c17abc554376213.jpg

  C:Userssdu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d714aad9739c507035b7ef40d0c5f73.jpg

  为了更好的了解企业的产品及技术优势,考察团对晶导的生产线进行了参观。公司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检测设备,自主研发二极管引线框架以高速机械冲床,同步公司芯片开发速度,领先于业内。全自动高速固晶机颠覆行业传统生产方式,确保芯片精准定位。全自动挂镀生产线,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环境成本。全自动成型设备,取代传统手动操作模式,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精密的成型模具保证了稳定的产品质量。公司引进的国际领先的封装测试设备,产品经过多导电性及外观测试,确保了产品的性能和品质。晶导以优质材料、高端工艺、卓越品质服务客户,引领行业潮流。

  C:UserssduAppDataLocalTempWeChat Filesea0b80b093469769a72436a6749694b.jpg

  最后,考察团与巩董事长就产学研结合及校企合作的问题展开探讨。王卿璞理事长提出:企业在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平台的同时,还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精神,结合企业需要,提供广阔的研究平台,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山东大学林兆军教授认为:微电子行业的学术界与工业界侧重点不完全一致,产学研的融合更需要双方的推动。这样不仅可以给高校学生提供一个施展能力的平台,还可以提高企业的创新效率,降低创新成本,能更快、更好地得到创新成果。

  诞生于曲阜的晶导继承了孔孟杏坛的君子风范,洋溢着现代信息工业的蓬勃朝气,相信通过校企合作,晶导微电子定能绽放无限未来。

  

原文:微信公众号 山东省集成电路产业创新联盟

山东大学荐稿